十二经原络表(十二经络顺口溜快速记忆口诀)

admin2024-07-26 08:08:026

十二经脉简介

是经络系统的主体,具有表里经脉相合,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。

肺手太阴之脉,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上隔属肺,从肺系横出腋下,下循臑内,行少阴心主之前,下肘中,循臂内上骨下廉,入寸口。上鱼,循鱼际,出大指之端;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,出其端。

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。“十二经脉者,内属于府藏,外络于肢节”,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:内部,隶属于脏腑;外部,分布于躯体。

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,它们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联,并遵循一定的分布、走向和交接规律。以下是十二经脉的详细介绍: 手太阴肺经:起于胸部,通过上臂内侧,最终终止于食指端。 手厥阴心包经:从胸部开始,经过掌中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。

太阴厥阴少阴中“太阴”的阴气最重,过来是“少阴”,厥阴中的厥其实是“阴之尽头”,因为阴极则化阳,它是尽头,所以就有化阳的趋势。它不是哪个多少,它是十二经脉。顺序是:(前肢阴经:太阴肺经,厥阴心包经,少阴心经。前肢阳经:阳明大肠经,少阳三焦经,太阳小肠经。

对针疗法(一)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

针灸临床实践中,取穴宜少而精。比如八脉交会穴,马丹阳十二穴等,都是很好的选择。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取穴法,对症下针,简单易学。

肺经主大肠,症状表现为太阴经气盛而血少,心胸气胀、手掌发热,喘咳、缺盆疼痛难忍,咽喉肿痛、口干并伴随全身出汗。肩内前侧及两乳处疼痛,痰结于胸,气滞如缺,治疗穴位有太渊和偏历,对症施治。

脾主胃客脾经为病舌本强,呕吐胃翻疼腹脏,阴气上冲噫难廖,体重不摇心事妄,疟生振粟兼体羸,秘结疸黄手执杖,股膝内肿厥而疼,太白丰隆取为尚。

在体外,①表经的别经入走里经,里经的别络入走表经。②十二正经表里两经的末端皆相互衔接。因此经脉的表里,实际上说明了十二经脉的阴阳配偶与相互通气的作用。临床上针灸循经取穴时表里经脉可以相配应用,即称表里配穴法。假使取用病经的原穴和表里经脉的络穴共同配合,就是古人常用的主客原络配穴法。

人身上有几条脉

三脉:是Ida Nadi,Pingala Nadi及Shushumna Nadi三条经脉。三脉是我们人体内的生命能量流通而形成的三种主要人格力量。简称:左脉、右脉、中脉。

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起于中焦,向下联络大肠,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,通过横膈,属于肺脏,从“肺系”(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)横行出来(中府),向下沿上臂内侧,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,下行到肘窝中,沿着前臂内侧前缘,进入寸口,经过鱼际,沿着鱼际的边缘,出拇指内侧端(少商)。

共有8条大血管:1条主动脉、1条肺动脉、2条腔静脉和4条肺静脉。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由冠状动脉提供。

任督二脉指的是中医学上讲的人体的两条经络。任脉是由会阴开始向上经过肚脐,胸口,咽喉,一直到头顶的这条经络。督脉是有会阴开始向后方,沿整个脊柱由下而上一直到后脑的一条经络。

”即: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,交手三阳经;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,交足三阳经;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,交足三阴经;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、胸腔,交手三阴经,这样就构成一个“阴阳相贯,如环无端”的循环径路。

即人们俗称的十二经脉,为常用经脉,以身体正中线为轴心,左右一条,共二十四条)、十二皮部、十二经筋、十二经别;另有八条奇经(俗称的奇经八脉),包括任脉和督脉(最常用的奇经,其余奇经很少用到)、冲脉、带脉、阴维脉、阳维脉、阴跷脉、阳跷脉。这样总共加起来68条经脉。

原穴是什么含义?

1、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、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,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,称为“原穴”,又名“十二原”。

2、原穴的含义:原穴指十二经脉在腕、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腧穴,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,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,故又名十二原。相关知识:原穴的名称在《灵枢》提出了11个,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,但其中尚缺心经原穴神门,后由《难经》补齐。

3、在人体的腕、踝关节附近,十二经脉各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穴位,这些穴位被赋予了脏腑原气的汇聚和停留功能,被统称为“原穴”,又称“十二原”。

网友评论

热门文章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