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柱干支:- 以2000年元旦戊午日为基准,总天数减去5后除以10,余数即为日干。- 总天数减去5后除以12,余数决定日支。 时柱干支:- 采用“五子遁元”歌诀,根据日干确定每个时辰的干支(如甲己子时为甲子,乙庚丙时为丙子,以此类推)。举例:1971年6月18日午时 - 年干支:1971年为辛亥年。
首先,将甲子年(如1861921984)在掌上定位。其次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位逆推,其年尾数都是4,年间隔都是10年。第三,在确定甲旬以后,以该年尾数4为起点,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,数至所要求的公历,看其在何支上,就知道该年的干支了。
公元前任何年代:(公元年数-2)÷12,余数-11-0为年支,加12转为正数,0视作12 另:公元年末二位数+9=年支(适用于1800—1899 年);公元年末二位数+1=年支(适用于1900—1999 年);公元年末二位数+5=年支(适用于2000—2099 年);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,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。
十二地支: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、子、丑 (一)对应月份:正、十一月、腊月 (二)代表的时间:【子时】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: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(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)。
天干地支的组合与对应关系:天干和地支各有10个和12个,它们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年份、月份和日期。这种组合关系是固定的,也就是说,每年都有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对应。起始年份和起始月份的确定:换算年月日需要先确定一个起始年份和起始月份。
查《万年历》,详细记载了年天干地支,月天干地支,日天干地支。命学年、月分界点是依节气来定的。应熟记: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比如从立春至雨水至惊蛰为命学一月(寅虎月)等。
年:干支纪年法以六十个天干地支组合为一个周期,称为一甲子或一花甲子。周期始于甲子,循环往复。 月:每个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,天干则按照一定顺序与地支组合。例如,正月从寅开始,依次为丙寅、丁卯、戊辰等,直到癸亥,共六十个月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以六十个组合来计算年,每个组合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,循环使用,形成一个六十年为一个周期的纪年系统。 在计算月份时,天干地支纪年法以固定地支为基础,每月配以一个天干,形成十二月干支纪月系统。正月从寅开始,依次与天干相配,如甲寅月、乙卯月等。
- 地支的计算方法是:将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字后除以6,得到的余数就是对应的地支。 干支纪月和纪日的计算方法:- 纪月:自商代历法开始,每年的第一个月地支定为寅,称为“正月建寅”,后续月份按地支顺序类推。
二月数:1(从1月到9月只有一个2月)②15×5+8×30+9+5+4-1×2=331 干:1 支:7(333÷12所得余数为7)以甲午作起点其干支数作0,其后之干支序数依次为1,1,2,2,3,3···由此推得1999年9月10日是乙丑日。
年2月18日,合汉历(农历)壬子年正月初一,以及1992年2月18日,都是“甲子日”。干支纪日比起记载某月某日,其优势是非常容易计算历史事件的日期间隔,以及是否有闰月存在。干支纪时 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;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,周而复始,循环下去。
干支纪月、特定名称纪月。干支纪月至迟在汉代就已使用。即以每月固定的纪月地支配上天干。五年为一周,周而复始。特定名称纪月即岁首的月份叫正月,又叫孟陬,二月叫如,三月叫寎,四月叫余或除,五月叫皋,六月叫且,七月叫相,八月叫壮,九月叫玄,十月叫阳,十一月叫辜,十二月叫涂。
1、月:每个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,天干则按照一定顺序与地支组合。例如,正月从寅开始,依次为丙寅、丁卯、戊辰等,直到癸亥,共六十个月。 日:每一天都按照固定的天干地支顺序排列,六十天构成一个干支周期。 时: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的地支是固定的,但天干会按照顺序变化。
2、计算年份的天干地支:根据公元纪年推算出对应的天干地支年份。例如,公元4年为甲子年,以此为起点,每过一年,天干和地支各进一位。如公元5年为乙丑年,公元6年为丙寅年,以此类推。 计算月份的天干地支:月份的地支是固定的,正月为寅月,二月为卯月,以此类推。
3、十二地支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 天干和地支组合便成为以「甲子」为首的六十干支循环(表二)。历史上以干支纪年、纪月、纪日和纪时的起始年代各不相同。干支纪年和纪日已使用了三千年。
4、法。月:正 月是 由寅开 始,每 个月的 地支 固定不 变,然 后依 次与天 干组合 ;由第 一年 的正月 丙 寅月、 二月 是丁卯 月、三 月是戊 辰。 从甲子 月 到癸亥 月, 共六十 甲子, 刚好五 年。日:由 甲子 日开始 ,按顺 序先后 排列 ,六十 日 刚好是 一个 干支的 周期。
5、、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,周而复始,循环记录,这就是俗称的“干支表”。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。
对于1月和2月,按照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计算。 对于奇数月份(i=0),设定一个规则,而对于偶数月份(i=6),设定另一个规则。 用G表示年份,当G除以10的余数为天干;用Z表示月份,当Z除以12的余数为地支。
②15×5+8×30+9+5+4-1×2=331 干:1 支:7(333÷12所得余数为7)以甲午作起点其干支数作0,其后之干支序数依次为1,1,2,2,3,3···由此推得1999年9月10日是乙丑日。
例如: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。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。G =4*20 + [20 / 4] + 5*06 + [06 / 4] + [3 * (4 + 1) / 5] + 1 - 3 =117 除以10 余数为 7 ,天干的第7位是‘庚’。
天干地支如何计算年月日时: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。奇数月i=0,偶数月i=6。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,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