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干支纪年的月是纯阳历,也就是按太阳位置定的,而农历的月是纯阴历,是按月亮位置定的。亥月是从立冬到大雪。
2、两种日历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,新历月份的天数只有28(29)、30、31这四种。而农历会分为大小月天数为29或30天,同时和闰年的二月有29天一样,农历有闰月的说法,也就是说一年有13个月。
3、八字是从我们祖先那里传下来的,古时候是没有公历的,所以八字是按农历算的,91年10月1日还在农历八月份,到了9号已进了农历九月了,八月份为酉月,九月份为戌月,当然就变了。
4、而农历的一个朔望月平均只有25306日,农历小月29天,大月30天。这样便出现这样的情况:有的月份(一般是小月)开始时上个中气已经过去,结束时下个中气还没来。
5、为了弥补这个差距,农历的历法就引入一个闰月的制度。即是在一个适当的年份中,增加 1 个月。
古人使用天干地支来纪年,当六十年后重复时,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避免这个问题。首先,古人将天干地支的组合视为一个周期,这个周期是60年,称为一个“甲子”。
.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。即: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,用于纪年。按此排法,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,可构成60干支。
其中纪年法使用最广泛,如今仍然是我国夏历(农历)的纪年方法,即“干支纪年法”,称为农历(夏历)某某干支年,农历年与公历年并不重合,如公历2013年是农历癸巳年(西元2013年2月10日春节至2014年1月30日除夕)。
天干地支纪年为六十年一轮回,就是,六十年后干支纪年开始重复。在古代干支纪年不单独出现,而是跟皇帝的年号同时使用。至于换算,其实简单,干支六十年一轮回,公历往前推或往后推就行了。
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被称为“十天干”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叫作“十二地支”。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、月、日、时。
天干地支简称干支,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。
中国古代记载年份的方法:干支纪年,这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。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。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,周而复始,循环记录,这就是俗称的“干支表”。
干支记月记日,至迟是从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(相当于公元722年)二月己巳日。这是历史资料见到最早的有确实的记载。干支纪年最迟是从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岁次乙酉(相当公元85年)。
相传在黄帝时代,中国人民就创造了干支纪日法。有历史记载的这种记日方法已有2600多年历史了,而且从来未中断过。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一种系统纪日法。
干支纪法是出自于黄帝时期,在西汉初成雏形,正式开始于王莽,通用盛行于东汉后期。干支纪法干支纪法又名干支纪元法 ,是古代用来计算时间的方法。干支是干,支的总称呼。
干支纪日法已确知从春秋鲁隐公三年(公元前720年)二月己巳日起,到清末止的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。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长的纪日,对于核查史实所发生的准确时间有重要价值。
干支纪日是现今历史上最长的纪日法,据考从伏羲氏就开始有创建,从中国古代的夏朝就已经开始使用。殷墟甲骨卜辞中,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。但因材料的缺失,我们并不能完整串联到商代的干支纪日。
推算天干:对于公元后的任何年代,可以通过将公元年末的数字减去3来得到年干,如果得到的是负数,则需要加10。
【卯时】日出,又名日始、破晓、旭日等:指太阳刚刚露脸,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。(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)。【辰时】食时,又名早食等:古代中国人民“朝食”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,(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)。
天干有十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(wù)、己、庚、辛、壬(rén)、癸(guǐ);地支十二:子、丑、寅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、未(wèi)、申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。
适用于2000—2099 年);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,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。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,仍为癸卯年;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,而此日已立春,宜做甲辰年。
天干地支如何计算年月日时: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。奇数月i=0,偶数月i=6。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,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。
月:正月是由寅开始,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,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;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、二月是丁卯月、三月是戊辰。从甲子月到癸亥月,共六十甲子,刚好五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