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隐禅师简介:隐佛即显佛

admin2024-10-19 01:38:131

仰山栖隐禅寺简介

1、仰山栖隐禅寺,这座位于宜春的古刹,是禅宗‘一花五叶’之首——沩仰宗的祖庭。它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,即公元842年,至今已有超过一千一百六十四年的历史。该寺的开山祖师是慧寂法师,他在此地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。

2、仰山栖隐禅寺是禅宗圣地,其遗址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洪江乡东南村殿上组。它始建于唐会昌年间,距今已有1164年的历史,开山祖师为慧寂禅师。仰山栖隐禅寺鼎盛时期有殿、堂、楼、阁28座,僧人逾千,“文革”期间被毁。2003年9月,江西省宜春市在原址上恢复仰山栖隐禅寺。

3、仰山寺创建于唐会昌五年(公元845年),由唐朝高僧慧寂禅师亲手创建,世称沩仰宗,为禅宗南宗五派之一。慧寂禅师由沩山来到袁州府宜春仰山传法,故世称仰山禅师,该寺以沩山禅师灵佑和仰山禅师慧寂为祖。武宗反佛时期,慧寂曾外出栖隐他处,故宣宗大中年间改称为栖隐寺。

4、仰山栖隐寺位于江西宜春城南20多公里的明月山集云峰下,由慧寂禅师亲手建于唐会昌五年(公元845年),兴起于宣宗元年,由当时的宰相裴休和江西观察使韦宙大力支持营建,原寺额“栖隐寺”三字为唐宣宗亲笔题赐。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年间,栖隐寺奉敕改名为“太平兴国寺”。

5、沩仰宗祖庭江西仰山栖隐禅寺,该寺古称仰山寺、栖隐寺、太平兴国寺、兴国古寺,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洪江乡东南村殿上组,它作为禅林五家七宗第一家的沩仰宗祖庭,由沩仰宗开山祖师慧寂禅师创建于唐朝会昌年间(公元842年)。

6、仰山栖隐禅寺是禅宗‘一花五叶’之第一叶沩仰宗祖庭,该寺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(八四二年),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六十四年的历史,开山祖师为慧寂法师。仰山栖隐禅寺鼎盛时期有殿、堂、楼、阁二十八座,僧人逾千,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。

急急急~~谁帮我介绍介绍鲁智深

1、朝廷因其有擒获方腊大功,加赠鲁智深为义烈照暨禅师。小说《水浒传》中人物。绰号花和尚。原名鲁达,是渭州经略府提辖。英勇豪爽,粗中有细。为救金氏父女,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,上五台山当和尚。林冲发配沧州时,仗义救护。后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,成为重要将领,抵制宋江接受朝廷招安的主张。

2、鲁智深,本名鲁达,绰号“花和尚”,法名智深,中国著名古典小说《水浒传》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。渭州(甘肃平凉)人,生活在北宋年间,原名鲁达,当过提辖,又称鲁提辖。身长八尺,长得面阔耳大、鼻直口方。为人慷慨大方,嫉恶如仇,豪爽直率,但粗中有细,与史进、林冲、武松、杨志等交好。

3、拳打镇关西:鲁达、李忠、史进三人在酒楼饮酒,听说隔壁金翠莲父女被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欺辱。鲁达赠送其银两并第二天亲自护送金家父女安全离开。然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,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,继而三拳打死镇关西。鲁达为避官司,奔出南门逃走。

密云圆悟禅师简介

1、圆悟(1566~1642),明末临济宗僧,江苏宜兴人,俗姓蒋,号密云,家世务农。年轻时,以读《六祖坛经》而知宗门之事。年二十九,从幻有正传剃度出家,一日过铜棺山,豁然省悟;万历三十九年(1611),嗣正传衣钵。四十五年,继席龙池院。

2、密云圆悟禅师,本名蒋氏,号圆悟,出生于宜兴。自幼便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,沉稳庄重,言谈举止皆有定力,常常静坐如有所思。六岁时入乡校,对于读书并不热衷,反而对书写大字情有独钟。八岁时,他初次体验到世间无常之感,常诵佛号以求解脱。

3、圆悟为明末临济宗僧,费隐通容、浮石通贤、隐元隆琦、木陈道忞等高僧,均为其嗣法弟子,被尊为“临济宗中兴之祖”,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。

天隐禅师简介

天隐禅师,名道崇,别号南滨隐人,是清朝初期活跃于西南地区的一位杰出的临济宗大师。他于清康熙年间的早期(也有记载为顺治18年)抵达贵州省凤冈县王寨乡中华山,开始了他的弘法历程。在那里,他创立了一座禅寺,致力于培养弟子,弘扬佛法,以振兴禅宗为己任。

天隐禅师有四位法嗣弟子,分别是古源海鉴禅师、大凡昌宗禅师、识竺海伦禅师和以四德教禅师。古源海鉴在康熙四年(1665)得到天隐的印证后,曾在沅陵龙泉寺和普法寺担任主持,对湖南和贵州的佛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天隐曾赠诗给弟子古源:“九龙移锡到天龙,举步一重又一重。

天隐道崇禅师,号南滨隐人,生于明天启元年(公元1621年),卒年不祥。为临济禅宗正传33世传人,是清初活跃于西南一带著名的临济宗大师之一,他在清康熙年初(另说清顺治18年)来凤冈王寨中华山创建禅寺,培育弟子,引教开宗,接引信众,以中兴禅宗佛教为己任,佛荫教泽遍布黔地及滇川。

天隐圆修,一位明末著名的临济宗禅师,出生于1635年,他继承了幻有正传的衣钵,与密云圆悟同属一个师门。1608年,他在磐山建立了自己的修行之地,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禅寺,弟子众多,与圆悟的门下人才相当。他的禅法思想被记录在《天隐修禅师语录》二十卷中,留下了丰富的教诲。

网友评论

热门文章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