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天干地支分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,十二地支详解,由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等十二个符号组成。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,是每一个天干都要配上一个地支,才成一柱。天干配地支组合成一个柱后,其性质又有变动,即古称的“纳音”。
2、十二地支: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(hài)。
3、十二地支暗藏:子宫癸,丑宫己癸辛,寅宫甲丙戊,卯宫乙,辰宫戊乙癸,巳宫丙戊庚,午宫丁己,未宫己丁乙,申宫庚壬戊,酉宫辛癸,戌宫戊辛丁,亥宫壬甲 天干地支配五行方位:甲乙寅卯东方木,丙丁巳午南方火,戊己中央土,辰戌丑未四库土,庚辛申酉西方金,壬癸亥子北方水。
4、天干阴阳属口诀:天干有十,甲,乙,丙,丁,戊,己,庚,辛,壬,癸。天干共十数,阴阳各有配。单数即为阳,阴方在偶位。五阳利客不利主,做事谋为宜先行。 发兵征战安国邦,远行求财必有赢。地支阴阳口诀:地支有十二,子,丑,寅,卯,辰,巳,午,未,申,酉,戌,亥。
天干为象,地支为形;天干为阳,地支为阴;天干为体,地支为用。天干地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,由天干和地支所表示的时间与空间同样是不同分割的统一整体。天干有十个,是河图之数,也是五行生成之数、五行阴阳之数,所以天干按照河图和五行的格局分布,分别居于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这五个方位。
十二地支的由来 十二地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。一种是与天干起源相联系的“大桡作甲子”理论,另一种认为地支可能起源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。黄道十二宫是基于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,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星座的系统。
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、记月、记日和记时的一套符号。它们的出现,与中国古代的历法密切相关。 天干的由来:天干包括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十个符号。它们最初用于纪年,后来逐渐扩展到纪月、记日和记时。
“天干地支”又称“干枝”。前人有云:“天干,犹木之干,强而为阳;支,犹木之枝,弱而为阴。”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。天干的数目有十位,它们的依次顺序是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
天干的“天”,毋庸置疑是指覆盖着大地的天,属于阳;干,古人是指树木的树干。十天干,则与古代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的传说有关系。十个太阳,轮流值日,每天出来一个照耀大地,使万物欣欣向荣。
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叫作“十二地支”。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,组成了六十个基本单位,称为六十甲子。 干支纪法是按照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,用以纪年、纪月、纪日和纪时。
十天干:甲(jiǎ)、乙(yǐ)、丙(bǐng)、丁(dīng)、戊(wù)、己(jǐ)、庚(gēng)、辛(xīn)、壬(rén)、癸(guǐ);其中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为阳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为阴干。
天干有十个字,依次顺序是甲,乙,丙,丁,戊,己,庚,辛,壬,癸,总称为“十天干”。地支有十二个字,依次顺序是子,丑,寅,卯,辰,巳,午,未,申,酉,戌,亥,总称为“十二地支”。
“天干地支”又称“干枝”。前人有云:“天干,犹木之干,强而为阳;支,犹木之枝,弱而为阴。”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。天干的数目有十位,它们的依次顺序是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
十二地支分别为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十二个地支首尾相接,循环不已。地支的由来 地支的起源并没有定论,一种说法是我们在天干部分提到的大桡作甲子,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。
“十天干”为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“十二地支”为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天干地支是对应的,甲对应子、乙对应丑、癸对应酉。然而其中天干比地支少两位,所以,天干先循环,甲对应戌、乙对应亥,接下来地支在进行循环,丙对应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