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五输歌诀:针灸五输歌诀速记定位图

admin2024-11-01 23:12:331

针灸歌诀

针灸入门必背的歌诀如下:五输穴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,经渠尺泽肺相联。商阳二三间合谷,阳溪曲池大肠牵。厉兑内庭陷谷胃,冲阳解溪三里连。隐白大都太白脾,商丘阴陵泉要知。少冲少府属于心,神门灵道少海寻。少泽前谷后溪腕,阳谷小海小肠经。至阴通谷束京骨,昆仑委中膀胱焉。

针灸必背歌诀大全详解如下:八会歌诀原文为:脏会章门腑中脘,气会膻中血膈俞,筋会阳陵脉太渊,骨会大杼髓绝骨(悬钟)。八会即指脏、腑、筋、骨、血、脉、气、髓八者的精气在运行过程中的聚会点,故称为“八会穴”。本歌首先于《针灸聚英》。

行针指要歌如下:或针风,先向风府、百会中。或针水,水分夹脐上边取。或针结,针着大肠泄水穴。或针劳,须向膏肓及百劳。或针虚,气海、丹田、委中奇。或针气,膻中一穴分明记。或针嗽,肺俞、风门须用灸。或针痰,先针中脘、三里间。或针吐,中脘、气海、膻中补。

肚腹三里留,腰背委中求。头项寻列缺,面口合谷收。 针灸歌诀精要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徐氏《针灸大全》天星秘诀少人知,此法专分前后施。若是胃中停宿食,后寻三里起璇玑。脾病血气先合谷,后刺三阴交莫迟。如中鬼邪先间使,手臂挛痹取肩髃。脚若转筋并眼花,先针承山次内踝。脚气酸疼肩井先,次寻三里阳陵泉。

针灸怎么复习?

1、购买一个穴位模型人,它可以帮助快速找到穴位,并了解各个穴位相关的治疗症状。 记住,熟能生巧。不断练习和复习,是提高针灸技能的唯一途径。

2、在辨证的时候,着重看舌苔,脉象,是我们做题的关键词,当然也得结合诊断学功底。当然,学科间穿插来回复习也是个极好的办法。关于腧穴你不得不知道的重要问题 题目类型可能是给出一个穴位名称,选择其定位,或者给出一个定位选择穴位名称。

3、针灸首先记住经络的名称,循环交接顺序,骨度分寸,穴位的部位和作用,五行穴、五输穴要编口诀,如:阴经五输学及五行属性表中的手太阴肺经,少商,鱼际,太渊。经渠,尺泽(肺少鱼渊经渠尺)多背几遍配穴,子母经配穴,都迎刃而解。所有的五行配穴表里。

4、十二正经、任脉、督脉复习时建议熟知各个穴位的主治病症,有一些特殊治疗效果的穴位应该牢记,如至阴可以治疗胎位不正,滞产;支沟可以治疗便秘,对便秘有特殊治疗作用等等。

5、《肘后备急方》——灸法专著,收录针灸方109条,其中99条灸方。(葛洪)《明堂三人图》——孙思邈。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——王惟一。载354穴位。铸造铜人模型两具。《十四经发挥》——滑寿,提出‘十四经’学说。《标幽赋》——窦汉卿,提出‘八法流注’学说。

6、腧穴记好,之后要学的是刺法灸法学,再之后是针灸治疗学。经络腧穴是基础重在记忆,刺法灸法和针灸治疗学重在实践。针对考证的话肯定是以考试大纲为指导复习,短时间记忆要点,应对考试;但如果以后一直从事,还是系统学习,按照经络-腧穴-刺法灸法-针灸治疗学,这个顺序来。

中国古代针灸医书

1、此外,许多针灸书籍收藏在秘籍网或医书网等网站上,对针灸感兴趣的人可以参考这些资源。

2、《本草经集注》本书由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,现已遗失,仅莫高窟有残本。《脉经》作者王叔和,他对扁鹊、华佗和张仲景等人有关脉象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,全书10卷,96篇。

3、宋以后:《针灸大成》《针灸聚英》《针灸资生经》明清针灸学著作,理论方面较为成熟和成系统。尤其是手法方面,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,此时期著作临床层面影响力大。现在传统针灸临床实际上是在沿用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。

4、他读了《内经》、《针经》、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等医书后,就在自己身上扎针,有些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进针。就这样,靠针刺、拔火罐、按摩,治好了自己的风痹病。从此,他更努力钻研,决心效法古人整理针灸典籍,要把有用的医术继承下来。他叫儿子、学生一起工作。

八会穴详解

人体中脏、腑、气、血、筋、脉、骨、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。又称八会穴。《难经·四十五难》:“经言八会者,何也?然,府会太仓(中脘)、藏会季胁(章门)、筋会阳陵泉、髓会绝骨(悬钟)、血会膈俞、骨会大杼、脉会太渊、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(膻中)。

八会穴歌诀:脏会章门,腑会中脘,髓会绝骨,筋会阳陵泉,骨会大杼,脉会太渊,血会膈俞,气会膻中。 八脉交会穴歌:公孙冲脉胃心胸,内关阴维下总同,临泣胆经连带脉,阳维目锐外关逢,后溪督脉内眦颈,申脉阳跷络亦通,列缺任脉连肺系,阴跷照海膈喉咙。

阳陵泉(足少阳胆经穴;合穴;八会穴之筋会;胆之下合穴)主治:半身不遂,下肢痿痹、麻木,膝肿痛,脚气,胁肋痛,口苦,呕吐,黄疸,小儿惊风,破伤风。阳交(足少阳胆经穴;足少阳胆经、阳维脉交会穴;阳维脉郄穴)主治:胸、胁胀满、疼痛,面肿,惊狂,癫疾,瘈 ,膝、股痛,下肢痿痹,膝、胫痛,胸、胁痛。

[附注]八会穴--髓会。丘墟GB40 Qiū xū[定位]在外踝的前下方,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。[解剖]在趾短伸肌起点;有外踝前动、静脉分支;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。[主治]颈项痛,腋下肿,胸胁痛,下肢痿痹,外踝肿痛,疟疾,疝气,目赤肿痛,目生翳膜,中风偏瘫。

网友评论

热门文章
热评文章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