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方法:天干算法:用公元纪年数减3,除以10(不管商数)所得余数,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;地支算法:用公元纪年数减3,除以12(不管商数)所得余数,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。
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方法如下,其中天干还可以使用尾数定位。算式计算法:天干=(年份-3)/10的余数对应的天干;地支=(年份-3)/12的余数对应的地支。天干对应的数字:甲1,乙2,丙3,丁4,戊5,己6,庚7,辛8,壬9,癸0。
天干算法: 1987-3=1984, 1984/10=198余4,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,即天干为丁;地支算法: 1987-3=1984, 1984/12=165余4,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,即地支为卯;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。
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口诀是:“公元年份减三,除以十得天干,改除十二得地支。”以2021年为例,2021-3=2018,2018÷10=201余8,对应天干“辛”;2018÷12=168余2,对应地支“丑”,故2021年是辛丑年。
使用公元年代的尾数对应天干编号,公元纪年除以12,余数对应地支编号,从而得出干支纪年。 公元纪年转换为干支纪年的第二种方法独立计算天干和地支。 天干算法通过公元纪年减3后除以10,余数对应天干。 地支算法通过公元纪年减3后除以12,余数对应地支。 天干包括甲至癸,地支包括子至亥。
干支纪年是由天干地支和它们的组合来表示时间的一种记法,干支纪年法和中国传统历法中的“节气”和“节气歌”是相联系的,都有特定的计算公式。具体计算方法如下:在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、戊辰五个年份中,天干地支循环一次:甲子=12甲子+24甲戌+24乙亥。每一天为一周,即一个星期有12周。
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:年份数减3,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,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。(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减去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)例如: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,算法为:- 2001÷10=200……1,1—3=—2,—2+10=8,按天干顺序数到8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。
从公历年份开始,减去3,然后用结果除以10,得到的余数就是天干。 同样,用结果除以12,得到的余数就是地支。例如,要计算2001年的天干地支: 2001减去3得到1998。 1998除以10,余数是8,对应的天干是辛。 1998除以12,余数是9,对应的地支是巳。所以,2001年是辛巳年。
第三种方法也是以尾数定天干,除以12定地支。如1995年为乙亥,1861年为辛酉。若尾数或余数为0,取天干地支的第10和12位。举例,120年为庚申,6年为丙寅,8年为戊辰。对于公元前纪年,同样用尾数和余数法,但天干编号反向,地支编号不变。例如,公元前155年为丙戌,公元前8年为癸丑。
第三种方法同样是以公元纪年的个位数来确定天干,除以12来确定地支。例如,1995年是乙亥年,1861年是辛酉年。如果个位数或余数为0,则取天干地支的第十位和第十二位。例如,120年是庚申年,6年是丙寅年,8年是戊辰年。
1、天干地支推算年份的方法遵循一定的数学逻辑: 天干计算方法:将公元后的年份除以10,得到的余数对应相应的天干。例如,以公元2023年为例,进行计算:2023 ÷ 10 = .3,余数为3,对应的天干是“癸”。 地支计算方法:将公元后的年份除以12,得到的余数对应相应的地支。
2、算式计算法:天干=(年份-3)/10的余数对应的天干;地支=(年份-3)/12的余数对应的地支。天干对应的数字:甲1,乙2,丙3,丁4,戊5,己6,庚7,辛8,壬9,癸0。地支对应的数字:子1,丑2,寅3,卯4,辰5,巳6,午7,未8,申9,酉10,戌11,亥12。
3、天干地支算年份的方法:用本年除以10天干,得余数减去3,所得的数为天干的序数;再用本年除以12(地支),得余数减去得数为地支的序数。 公元前的算法:年干=8-N(N﹤8)或8-N+10(N≧8),N=年号除以10的余数=年号个位数。
申、酉、戌、亥 公元年份的尾数对应天干,例如,公元1995年的尾数是5,对应的天干是“乙”。 接着,用公元年份除以12,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。例如,1995除以12的余数是3,对应的地支是“亥”。 因此,公元1995年对应的天干地支纪年是乙亥年。 以上方法适用于任何公元年份的天干地支转换。
首先你要知道 10天干,即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12地支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然后公元4年是甲子年 然后把你想知道的公元纪年减去3,被10整除得出的余数,就是天干的顺序数;被12整除的余数是地支的顺序数。
公元纪年换算为干支纪年的方法是,首先找出公元年份的尾数对应的天干。例如,2017年的尾数是7,对应的天干是丁。 接着,将公元年份除以12,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。例如,2017除以12等于167余1,对应的地支是酉。 因此,公元2017年换算成干支纪年就是丁酉年。
甲年过去就是乙年。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:公元推算干支方法:注意,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,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(2月4日左右)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(2月4日左右)之间的回归年干支。
公元年末二位数+5=年支(适用于2000—2099 年);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,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。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,仍为癸卯年;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,而此日已立春,宜做甲辰年。
要将公元纪年转换为天干地支纪年,有几种简易直观的方法。首先,以公元纪年的尾数确定天干,比如2003年尾数3对应“癸”;然后除以12得余数11,对应地支“未”,所以2003年是“癸未”年。如果是立春前,应减一年纪年,如赵达先生提到的“癸未清明”是立春后的时间。
甲年过去就是乙年。这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种简单换算,表示一个干支纪年周期内的顺序更替。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方法适用于公元后的年份推算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推算仅限于一个立春年至下一个立春年之间的干支纪年,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,指的是2015年2月4日至2016年2月4日的时间段。
解:前22的年干=8-2=6=己,前159年的年干=8-9+10=9=壬;前22的年支=10-10+12=12=亥,前159年的年支=10-3=7=午;故前22年的干支为己亥,前159年的干支为壬午。公元后的算法:年干=N-3(N3)或N-3+10(N≤3),N=年号除以10的余数=年号个位数。
1、天干地支与年月日的换算如下:天干地支的组合与对应关系:天干和地支各有10个和12个,它们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年份、月份和日期。这种组合关系是固定的,也就是说,每年都有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对应。起始年份和起始月份的确定:换算年月日需要先确定一个起始年份和起始月份。
2、推算天干:公元后任何年代:公元年末位数-3=年干,负数则加10。公元前任何年代:公元年末位数+8=年干。(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,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。公元4年天干是甲,而4-3=1。由于没有公元0年,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-3+1,再+10转为正数)。
3、对于1月和2月,按照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计算。 对于奇数月份(i=0),设定一个规则,而对于偶数月份(i=6),设定另一个规则。 用G表示年份,当G除以10的余数为天干;用Z表示月份,当Z除以12的余数为地支。
4、日柱公式:日干支序数=年数+月数+日期(和大于60,则减60。
5、天干地支如何计算年月日时: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。奇数月i=0,偶数月i=6。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,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。